[nav:name]

微滤(MF)和超滤(UF)的主要区别是什么

发布时间:2023-10-26 浏览次数:528

       市面上膜的分类按孔径大小大致可分为微滤膜(MF)、超滤膜(UF)、纳滤膜(NF)、反渗透(RO)膜,一般来说,孔径越大,通量越大,阻力越小,能耗越少。在MBR中,处理污染物的还是微生物(即活性污泥),膜的作用主要用来阻截污泥,而污泥有效成分主要是细菌,细菌的直径大多在0.5um以上,从经济角度上讲,MBR中膜的孔径略小于细菌直径就好,也就是0.2~0.45um之间,这样既保证在同等通量下,所需膜数量少,能耗低(运行费用低)。所以,MBR用的膜一般都是介于超滤与微滤之间的膜,通常普通过滤都是微滤,超滤反渗透系统中,超滤作为反渗透的预处理,能耗本身并不大,但反渗透能耗相对就比较高。而且,反渗透作为纯物化手段,在污水处理中有很多限制,比如对进水要求,一般要求COD低于50mg/L,而单纯的超滤预处理是很难做到的。反渗透大多用于除盐,所以在海水淡化、纯水制备上用得非常广泛,超滤常常作为反渗透前面的预处理手段与反渗透构成系统。

 三菱化学mbr膜


主要区别如下:

1.过滤精度:微滤的过滤精度一般在0.1-50微米,常见的各种PP滤芯,活性炭滤芯,陶瓷滤芯等都属于微滤范畴,用于简单的粗过滤,过滤水中的泥沙、铁锈等大颗粒杂质,但不能去除水中的细菌等有害物质。超滤的过滤精度在0.001-0.1微米,可滤除水中的铁锈、泥沙、悬浮物、胶体、细菌、大分子有机物等有害物质,并能保留对人体有益的一些矿物质元素。

2.工作原理:微滤的工作原理是一种压力驱动的膜分离过程,通过膜的截留作用,将大于膜孔径的颗粒或分子被截留下来,从而实现对液体混合物的分离。超滤的工作原理也是压力驱动的膜分离过程,超滤膜的孔径较小,一般小于1nm,超滤在一定的压力下,当水流过膜表面时,小于膜孔径的物质可以通过滤膜,而大于膜孔径的物质则被阻止通过,从而实现液体混合物的分离。

3.适用范围:微滤适用于简单的粗过滤,如水中的泥沙、铁锈等大颗粒杂质的过滤。超滤适用于处理溶液中溶质的分离和增浓,也常用于其他分离技术难以完成的胶状悬浮液的分离,其应用领域在不断扩大。




上一篇:食品加工污水处理方案与工艺流程介绍

下一篇:300吨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工程改造项目流程